【2018酷教學系列】教學撇步大公開-自然篇II

【2018酷教學系列】教學撇步大公開-自然篇II

「橙智i-Teach」酷教學系列,將針對不同的知識領域,提供有趣、實用的創意教學模式。將透過球體思維訓練的原則,分享給老師自然科學的系統式學習法,將空間疊加的抽象概念具體化,選用的教材是我們的家-地球,知識面認識地球,情意面愛護地球,技能面養成動手做的能力,讓我們帶孩子一起來試試看。

課程名稱:地球的裡裡外外
適用對象:從幼兒園到小學無論什麼年紀都可以做,差別在於分層精細的程度,與知識的深度。
地球內部構造2D版
課前準備
1.彩色紙:鮮黃、橘、紅、藍同樣大小(不超過A4)各一張
2.剪刀
3.圓規
4.粗彩色筆(至少要有黑色)
操作步驟
1.老師先教孩子關於地球分層的知識(Earth layers)

把各層的名稱,以及特點用關鍵字的形式讓孩子認識,例如各層的組成物質、固態或液態、溫度、厚度、地震波等特性,以下是最基礎、綜觀的知識,提供老師們參考,老師們可以再依您希望孩子深入學習的部份增加難度。
2. 2D模型製作

把握二個原則「正確」、「清楚」,手做的課程是加強記憶與理解的手段,過程中提醒孩子外觀細節美化不是最重要的,想像自己的模型會放在科學博物館裡展示,觀看的人需要的是得到正確的知識。
步驟A.製作分層
先拿出黃色的紙,依上面表格「模型(mm)」欄位內容,用圓規畫出半徑17mm的圓,用橘色的紙畫出半徑35mm的圓,用紅色的紙畫出半徑61mm的圓,用藍色的紙畫出半徑64mm的圓,然後把圓用剪刀剪下。
步驟B.組裝分層
藍圓疊上紅圓疊上橘圓疊上黃圓,彼此的圓心重疊黏好,完成了初步的地球2D示意。

步驟C.地球知識疊加
這是這堂課最重要的部份。
學生寫下各分層的名稱、厚度、特質,標示清楚,邊寫邊複誦,這階段是視覺(看模型)、觸覺(手寫)與聽覺(唸出來)的多重感官輸入
3.學生展示作品
展示的重點在輸出知識,學生一邊指著自己做的模型,一邊說出地球的構造與各層性質,年紀大的孩子老師可以提供更多知識,但記得一定要是每一層都要介紹到該性質。
例如地殼的組成主要物質是花崗岩跟橄欖岩,地幔是同橄欖岩相似的超基性岩組成,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等金屬物質構成;或是各層的壓力、密度等更深入的地球知識。
有系統化的知識輸入,就是疊加教學的應用。
進階:地球內部構造3D版

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其實3D模型的製作會更容易幫助他們理解,用彩色黏土就很容易完成,也增添趣味性,對於年紀大,抽象思維能力成熟的孩子,其實2D版本較為適用,把每個分層的特質用關鍵字、關鍵數值的方法標示出來,然後練習用口說把邏輯整裡清楚,更能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效。
疊加學習法是各個學科通用的學習法,老師們掌握從大分類進到細節的比較,知識、理解、分析、綜合的過程,訓練學生擁有井然有序的邏輯學習能力。

>>歡迎預約幼兒/兒童行為檢測、青少年學習優勢檢測

>>歡迎報名免費父母教養講座

>>認識Mind Training心智力訓練系統

歡迎來電預約諮詢 : 0800-312312 台北轉1 林老師  新竹轉2 廖老師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