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歲分齡階段教育系列 – 幼稚園篇】小班至大班的心理特點及教育方法

幼稚園小班至大班: 不同時期心理特點及教育方法

幼稚園小班
心理特徵:大腦各部位發展快速啟動,對外界一切事物好奇、好動、喜歡模仿,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尤其是喜歡角色扮演,或是創造假想玩伴。
剛進幼稚園,接觸新角色,特別好奇,總是把「老師說」掛在嘴邊;另一種,分離焦慮明顯,善於觀察與被動學習,對自我認同與自信度較薄弱,也較難適應幼稚園生活。
教育方法:此階段孩童要提供大量的刺激,五感刺激,如教室座位的經常更換、環創設計的更新,偶爾老師們也可以有些裝扮,改變孩子的視覺。又或者經常讓孩童進行地上爬行或是翻滾的遊戲,增加觸覺刺激,這些對小班的孩童來說都是很好的。老師最重要的角色是提供刺激與訊息,而不是急迫的催促他適應或是產生相對應關係。

幼兒園中班
心理特徵:動作、語言、社交行為等各方面的發展爆炸期,孩童從本我意識走向人我,也就是從自己個體走向你、我、他的互動概念,經常在佔有欲與分享之間進行拉扯,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外,也會開始出現許多學習上的需求,喜歡挑戰,不怕困難,喜歡嘗試,對危險意識低。
教育方法:此階段的孩童要開始進行許多實操練習,帶著幼兒一起挑戰、一起嘗試,爬高、鑽洞、轉圈等或者運用校園內的自然環境,如水池或是樹葉或是泥土,讓孩童有機會進行戶外探索,滿足孩童喜歡嘗試的心理需求,並且開始拓展生活經驗,帶著孩童走出3C產品的世界。

幼稚園大班
心理特徵:此階段孩童會彷佛瞬間長大,身心理各方面的成熟度都會彷佛像一個真正的大人,喜歡管理爸爸媽媽的秩序與規則,對話當中會出現許多成熟的語言,想要有主導權與決定權。對於進入小學,既期待又緊張,孩童在該階段的情緒會較為起伏。
教育方法:給孩童足夠的選擇與主導空間,把孩童當成大人,鼓勵孩童獨立自主,讓孩童感覺自己真的長大,如開始進行教室打掃工作分配、經常指定小老師的職務、或是讓孩童選擇哪些課程先上,哪些後上。情緒部分,老師們可以透過許多畫圓的運動,幫助孩子進行情緒流導,例如紙上畫圈、身體旋轉、或是跑步。為孩童進入社會化進行準備。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