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用法比一比】禽獸在古代是罵人的話嗎? Posted on 2025-11-112025-11-11Posted in 專欄【趣味中文語詞】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有點「兇猛」,又有點「可愛」的漢字——「禽」。別看它現在多半和「鳥類」意義連在一起,在古代,它的身分和含義可比現在要豐富、甚至更「霸氣」得多! 從「工具」到「擒獲」 要追溯「禽」字的源頭,得回到甲骨文的時代。「禽」這個字的最初形狀,其實是一個象形字。它像什麼呢?像一個帶有長柄的網狀捕獵工具,就像古代的捕鳥網或獵網。所以,「禽」字原來的意思就是捕獲獵物的工具。既然它是捕獵的工具,很快的就被用來表示捕獲、擒拿的動作,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我們能看到「禽鹿」(擒獲鹿)、「禽虎」(擒獲虎)這樣的記載,所以「禽」就從名詞變成動詞,意思是「捉住」。後來為了區分動詞的「擒拿」和名詞的「動物」,才加上了「提手旁」造出「擒」字,讓「禽」專心去當它的名詞。 從「獵物」到「走獸總名」 當「禽」從「擒拿」的動作引申出來後,它自然而然的就指代被擒獲的獵物。在古代,人們打獵得到的戰利品,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都可以統稱為「禽」。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禽」字下了這樣的定義:「禽,走獸總名。」,因此「禽」是地上跑的獸類的總稱!到了漢代,另一部文獻《白虎通義》則更進一步,說「禽者何?鳥獸之總名。」這時候,「禽」又成了鳥類和獸類的統稱。最能體現古代「禽」字含義廣泛的,莫過於東漢名醫華佗創立的著名健身術——「五禽戲」。這「五禽」分別是:虎、鹿、熊、猿、鳥,除了「鳥」以外,其他四個都是今天的「獸類」。可見,在當時「禽」這個字是能包羅萬象、涵蓋絕大多數動物的。 從「總稱」到「鳥類專屬」 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在使用中逐漸變得精確,「禽」的詞義開始了一次大「瘦身」。後世沿用了戰國時期有些學者分類,在《爾雅·釋鳥》中指出:「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從此,「禽」和「獸」分家了,一個專指長了兩隻腳和羽毛的動物,另一個專指長了四隻腳和毛髮的動物,這個「分家」的界線,最終被下來,成為了今天我們對「禽」字最主要的理解。當我們說「飛禽走獸」時,「禽」指的就是能飛的鳥類;「家禽」專指雞鴨鵝這些飼養的鳥類。 有趣的是「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在現在是罵人的貶義詞,指穿著衣服、戴著帽子卻品德敗壞的人。但你知道嗎?在明代,「衣冠禽獸」其實是個中性詞,甚至可以說是褒義詞!因為明朝官員的官服上,文官繡飛禽(如仙鶴、錦雞),武官繡走獸(如獅子、老虎),「衣冠禽獸」本是用來指代穿著官服、有身分地位的官員。只是後來,有些官員品行不端,這個詞才帶上了強烈的貶義色彩。 從最初的「捕獵網」,到後來的「虎豹鹿熊」都能當的「禽」,再到今天專屬「鳥類」的「禽」,「禽」字的旅程充滿了古人的智慧與趣味。 延伸學習 >>【線上課程】中文線上家教|詞彙擴充、遣詞造句、閱讀理解客製化中文教學1對1指導,低年級打基礎,中年級提升理解,高年級輕鬆解題!每週一小時,讓孩子的學習持續加分>>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趣味的中文語詞>>【古今用法比一比】謝字究竟是感激還是道歉呢?>>【古今用法比一比】沐、浴、洗、澡是同一概念嗎?>>【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什麼是門檻?又為什麼不能踩呢?>>【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古代有律師嗎?遇到官司怎麼辦?>>【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古人為什麼要用母老虎和河東獅來形容兇女人呢?>>趣味的中文語詞:馬路究竟是給誰走的?>>趣味的中文語詞:感冒一詞竟然跟古代官員請假有關係?>>趣味的中文語詞:小犬的用法!>>趣味的中文語詞:杏林跟醫生有什麼關係呢?>>趣味的中文語詞:你知道扶老攜幼的「扶老」還有什麼意思嗎?相關語文遊戲>>紙捲句子追趕跑碰(上)>>自己動手做的小遊戲-玩大富翁也可以學中文>>中文語文小遊戲-蛇梯大進擊>>部首拉密相關教養文章>> 孩子記不住字怎麼辦?>> 孩子的數學成績,竟然與中文理解能力有關?>> 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跟母語程度有關>> 中文學習小秘笈-善用部首與字典>> 中文閱讀小知識—文字結構篇 免費家長線上講座 >> 生詞弄不懂、造句、作文不通,怎麼辦?>> 兒童情緒管理>> 高焦慮只是毛病多、愛挑剔?>> 如何培養有「心理韌性」的孩子:案例解析與訓練秘訣>> 青少年教養講座 歡迎加入橙智Line@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