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用法比一比】親戚是誰? Posted on 2025-11-222025-11-22Posted in 專欄【趣味中文語詞】 我們常說「親戚不計較!」親戚說的是誰呢? 「親戚」一詞的演變,就像一部家庭的關係關聯,從古代的廣泛、政治性的,慢慢簡化成現代人熟悉的血緣和婚姻關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一趟穿越古今的「親戚」之旅吧! 在古代,特別是先秦時期,「親戚」的定義遠比今天廣泛而重要,甚至帶有濃厚的宗法家族和政治色彩。古人說的「親戚」,範圍大到你可能會感到意外,「親」主要指同宗族的血親(父系),「戚」則指透過婚姻連接的親屬。在早期文獻中,「親戚」甚至可以指稱父母、兄弟、妻子、伯叔這些最核心的家庭成員等直系與旁系家族,如果現代人說「我爸爸是我的親戚」可能會被笑話,但在古代,這樣說法並不奇怪,也很正常喔! 因親戚關係而衍生的是古代的親戚稱謂,是社會秩序的體現,在輩分、長幼、親疏的稱呼可說是一絲不苟的,如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排行的專用詞,用在父親的兄弟上,現代常說的「六親不認」,這「六親」在古代就有多種說法,但通常都圍繞著父、母、兄、弟、妻、子等成員上,另外,周朝初年提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裡的「親戚」就是指宗室子弟和姻親貴族,將他們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作為王室的屏障。親戚關係直接決定了政治權力和社會地位,可見其重要性。 隨著時代演變,社會結構發生變化,「親戚」一詞的範圍開始束縮與複雜,隨著小家庭概念的發展和宗族的強化,人們逐漸將「父母、兄弟、妻子」等最親近的直系和核心旁系成員,從廣義的「親戚」中獨立出來。也就是說「親戚」一詞逐漸轉為姻親(戚)和旁系血親(親),即除了自己家庭外,其他有血緣或婚姻關係的家族成員。到了近代,為了區分親疏,「堂」和「表」的分界線變得更加清晰,強調父系宗族的優先性,「堂」 指同姓的旁系血親,特別是父親的兄弟的子女(伯伯、叔叔的小孩),同宗同祖親近度高;而「表」 指異姓的旁系血親,包括父親的姊妹的子女(姑姑的小孩),以及母親的兄弟姊妹的子女(舅舅、阿姨的小孩),體現了古代以父系為重的家族觀念。 如今,「親戚」的意義已經基本定型:專指血親(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和姻親(因婚姻關係連接的親屬)的總稱,不再包括父母、兄弟姊妹等直系家族成員。不過稱謂系統仍保留傳統的「伯、叔、姑、舅、姨」等,但年輕一代常感到複雜難記,容易混淆,所以在一些非正式場合,人們會用更簡化的方式稱呼親戚,例如直接以名字或現代簡稱來替代複雜的傳統稱謂。 所以,下次當你聽到有人抱怨「六親不認」時,別忘了——在古代,這六親可能還包括你的父母喔!而今天,無論親戚是遠是近,他們都代表了你與這個世界血緣的獨特座標呢! 延伸學習 >>【線上課程】中文線上家教|詞彙擴充、遣詞造句、閱讀理解客製化中文教學1對1指導,低年級打基礎,中年級提升理解,高年級輕鬆解題!每週一小時,讓孩子的學習持續加分>>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趣味的中文語詞>>【古今用法比一比】謝字究竟是感激還是道歉呢?>>【古今用法比一比】沐、浴、洗、澡是同一概念嗎?>>【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什麼是門檻?又為什麼不能踩呢?>>【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古代有律師嗎?遇到官司怎麼辦?>>【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古人為什麼要用母老虎和河東獅來形容兇女人呢?>>趣味的中文語詞:馬路究竟是給誰走的?>>趣味的中文語詞:感冒一詞竟然跟古代官員請假有關係?>>趣味的中文語詞:小犬的用法!>>趣味的中文語詞:杏林跟醫生有什麼關係呢?>>趣味的中文語詞:你知道扶老攜幼的「扶老」還有什麼意思嗎?相關語文遊戲>>紙捲句子追趕跑碰(上)>>自己動手做的小遊戲-玩大富翁也可以學中文>>中文語文小遊戲-蛇梯大進擊>>部首拉密相關教養文章>> 孩子記不住字怎麼辦?>> 孩子的數學成績,竟然與中文理解能力有關?>> 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跟母語程度有關>> 中文學習小秘笈-善用部首與字典>> 中文閱讀小知識—文字結構篇 免費家長線上講座 >> 生詞弄不懂、造句、作文不通,怎麼辦?>> 兒童情緒管理>> 高焦慮只是毛病多、愛挑剔?>> 如何培養有「心理韌性」的孩子:案例解析與訓練秘訣>> 青少年教養講座 歡迎加入橙智Line@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