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老師《戀戀好時光》節目-人生何必馬拉松

收聽完整節目請至[Emily老師的快樂芬多精Youtube頻道]

不被生活中的壓力沖垮,拿掉人前的面具,自在的轉換各種角色,跑出別人期待的馬拉松賽道…

我們經常感受到莫名的壓力,不管我們今天努力做事,或是不努力去達成任何一個別人想要我們達到的目標,不管我們有沒有付出或者是付出多少,不管我們抵達哪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壓力。

感受壓力這件事情你一定不陌生,不管我們在結婚前、結婚後、有沒有小孩,我們擔任的角色是什麼,或者是我們只是別人的女兒、媽媽,或是成功,其實好像在不管是哪一個面具帶在我們身上,我們都有對那個面具應該要承擔的責任。這樣的壓力其實都是怎麼樣產生的?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的去面對它?在這個職場,或者是說在我們所在的這個空間裡面,本來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壓力面向,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壓力真正的長相…

Q1:如何面對夫妻對等角色關係帶來的壓力?
駕馭、參與的渴望讓壓力在無形中產生

很多人是全職媽媽,所以他不見得有一個主要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照顧小孩,所以很多時候他覺得他的壓力來源就是先生的成就。當先生成就越高、收入越高,彷彿他的壓力就越大,覺得自己好像跟不上或是比不上他的另外一半,在這樣的家庭裡面要怎麼樣處理自己對於先生的成就跟收入這一份壓力?

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頭生活,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精神或者是面向的是不同的世界,但是我們晚上卻要回到同樣的一個空間。在分享的這個空間裡面,我們要共同的生活,如果我們一定要去把對方白天所參與的一切變成也是我們能夠駕馭的,那你一定會有壓力。所以這個壓力其實是在一個你想要駕馭他,並且知道、掌握他所有的一切,這是第一個部分,你想要駕馭,於是就會產生壓力。

第二個部分就是另一半可能無視於你的所有一切的努力,那這個壓力就是你很想要表現,而你的每一個表現你的每一個成績,對他而言都好像就是一個小小的碎片,沒有太多的價值。所以其實在這兩個狀況之下,很有可能你就會告訴自己,當我們要合爲一體的時候的這種違和感是非常非常強烈的,你當然就會有這兩方面的壓力。

  • 擁有自己的生活、興趣

如果我們是全職的家庭主婦,那我就會非常非常的建議你,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興趣,但是這些生活這些興趣,我們也許很想要跟對方分享,但是我們在分享的時候,就會很希望對方以我們爲主,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說當他沒有以我們爲主的時候,我們好像分享了這個東西,他就不在乎或者不重視。我覺得在這樣這樣的家庭角色的扮演當中,有一個非常好的練習叫做深度的聆聽。

  • 認真、深度的聆聽

深度的聆聽其實並不鼓勵大家提供任何的這個參與式的建議。那這個深度的聆聽就是在對方分享他的工作、事業或生活中的一切的時候,我們很認真的去聽他講的每一字、每一句,我們很認真的去參與他的每一個心情,但是我們不提供任何的建議。那這樣的認真聆聽、深度的聆聽會讓你的先生覺得抒發,他也會把他所有的心情當中整理的非常的乾淨,先生也可以練習這樣深度的聆聽太太在白天當中經歷的一切。有時候我們就是因爲沒有辦法做到深度的聆聽,我們不斷地提供建議,不斷地提供結論式的很多很多的結論、結語,然後去定調你今天做的事情是對還是不對的,去走一個很有秩序的路線,告訴你你是有價值的、沒有價值的,你的分數是多少的,我覺得如果我們在這樣的角色扮演上面,是沒有辦法即刻的去變換的,好比你可能要十年的時間就是當家庭主婦,或者是其實你可能告訴自己目前你能夠做的改變也不多。所以深度的聆聽是維持關係,以及解除這樣的角色夫妻之間的壓力跟懸殊感,以及這種違和感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方法。

有時候我們的壓力來自於內心深度的挫折,而這樣的挫折就是我們想要參與別人的人生,並且成爲別人人生的主體。我們也很希望別人進入我們的人生,由我們來成爲他們的主人。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又沒有辦法做到。你的壓力當然就來了。

沒有空間的關係壓力讓人動彈不得、無法喘息…

當我們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就是感受到自己好像被困在一個角落、困在一個房間,沒有門窗可以走出來、爬出來,我們就是覺得無路可出,但是很多人可能會告訴我們,明明有路你爲什麼不走?你有沒有發現是你堅持留在原地?而且你不想要跨越任何一步,你也不想要有任何進度,因爲你心中一定有一股不滿的感覺還沒有被滿足。

我們都會覺得這種壓力感非常的強烈,然後我們同時也會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我,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解決方案是對我有效的即刻解藥,我們那個時候、那個當下都會給別人這種感覺:「沒有人可以救得了我,我就是不往前走。」我們一定有一個特殊的感覺沒有被滿足,一定是你在氣什麼,或是你委屈什麼,或是你有一個東西其實是非常非常憤怒的,然後你沒有辦法一下子說的清楚,最重要是這個憤怒可能是累積的。

所以有時候這個人也是比較容易翻舊賬,有很多事情也是放在心裡,有時候就是所有的東西一下子全部堆著來的時候,又感受到這種很莫名的擠壓感,就是被逼迫感的時候新仇舊恨全部都來了,整個感覺非常複雜的攪和在一起。

有時候我們在那個當下,我們並不知道怎麼幫助這樣的人,其實他就是所有東西都和成一團了,他就是整個毛線球全部都結成一團,他也理不清楚。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離他遠一點,好讓他有一點時間跟空間自己把它梳理好,等他梳理好了,有時候他就又想清楚了就又好了。你在那個當下一直要跟他講理,或者是把所有東西掰開來,對他而言他就會引起更大的對立感。

Q2:面對人際中的比較、競爭該如何應對?
調整自己的配速,活在當下、珍惜現在

有人常常會出現一種被困住的感覺,就是生活圈都是固定的,所以在他的這些人際的交集裡面,所有的對象也都是固定的,所以就是充滿了很多的比較,充滿了很多人際的潛規則。所以他覺得好像常常都被困住,被心情困住、被壓力困住、被這種比較的感覺困住,是不是他沒有辦法比別人更好?也也算是假想,覺得好像很多人的目光都在看他,然後看他好像不夠好,或者是到底是不是配得上這個群體裡面的人。

如果在生活或是工作中經常敢少到比較感或是競爭感,假設人活著有一種一定的速度的配速,那我們可能沒有把自己配速配的很好,那這個配速的重要關鍵就是說我們是不是都先活在前面,然後再來看現在。

當我們先活在前面來看,我們當然會覺得現在是不好的。我們活在前面,就是我們眼睛一直看著比我們更好的人,眼睛一直看著我們想要去的這個更好的擁有的配備、物質或是所有的一切。當我們把自己先活在那裡的時候,我們再回頭來看,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現在就是一個困境,就是一個僵局,你就會走不動,那個感覺就是我很想要那個可是我吃不到,我也很渴望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即刻的擁有。所以有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享受跟理解什麼叫做延遲滿足,因爲延遲滿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狀態。能夠延遲滿足這件事情的人的確對於自己的自我的控制,對於自我的協調能力會比較高一點。

如果我們立刻想立刻就要有、立刻想立刻就要吃到、立刻想立刻就要享受到這些所有的一切,當我們這種配速沒有配的非常好的時候,我們又要很快速的去取得這所有的東西,我們當然就會覺得回到現在眼前看到這一切,會感受到很大的僵局,然後自己就走不出去、無路可出了。

當內心的渴望與外在的獲取無法平衡
不協調感才是壓力的真正長相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快慢的問題,就是我們可能活的太快、跑得太快,或者是活在前面,或者是活在別人的這個標準裡面,然後看現在自己的生活。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看了很多的書,書上都是告訴大家就是我們要珍惜當下、珍惜現在,我們要有自己的小確幸,我們要懂得認份、懂得滿足,於是我們就會快樂,但是我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是很正確的,可是就是認份不了,特別自己就很想要擁有更多。

我覺得這個壓力感又關係到一個很重要的內外的問題,也就是其實我們有時候會這麼想要、這麼渴望得到我們現在得不到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內在跟外在本身是不平衡的,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感覺跟感受,並沒有辦法在內在裡面得到,我們就希望透過外在的很多的追求去取得這一切,我們就會覺得好像追到了我就會快樂,追到了我就會幸福,但是其實我們的內在並沒有去處理好,而這個內在的感覺才是你真正和諧的根本。

內心的匱乏、不平衡讓我們沒有勇氣面對挑戰

所有的壓力都來自於內心感受到的匱乏,這種匱乏的無力感讓你沒有辦法面對外在可能輕如鴻毛的很多的事情,都會感受到巨大的被壓垮、被擊毀的這種感受。當一個人內心可以長東西的時候,長是什麼?就是付出。我覺得一個人學習愛這件事情真的要從小就學習,要提早學習。當你越早學習愛,越早學習付出,你的內心就越容易長出很多茂盛的枝椏,你會知道真正的回饋機制是什麼。

我們有時候好羨慕爲什麼很多人可以做這麼大的事,但是他卻感受不到這種挑戰或是考驗,也沒有感覺到恐懼或是害怕。那爲什麼我們經常就是一個事情還壓在自己的心中的時候,我們就非常的焦慮不安,然後其他的小事情也做不好了,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簡報,可能只是過年,過年期間你要碰到的很多的問題,我們就覺得這個壓力感是非常非常強烈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當一個人會感受到這麼大的壓力感,最重要是你心中很容易就產生這種無助跟無力,這種受苦、折磨、被折磨,就是一種內心很大的這個匱乏跟不平衡。

學會付出、學會愛人
回饋機制會產生美好的圖像

有很多人就說你要練習去付出,我覺得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當你不習慣長、不習慣去感受愛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硬逼著自己去,硬著頭皮去做做看、去付出看看、去幫助別人看看,做久了就會習慣之外,習慣本身有一個很好的回饋機制,就是我們會感受到別人的好、別人的微笑,然後別人對於你的感謝或是別人可能生活的更好,然後感覺到他變好了,你也會開心起來,這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回饋機制。

這個回饋機制就是其實被我們幫助、被我們付出的那個人,其實他的狀況變好了,這是一個太棒的圖像印記。這個印記最珍貴的地方就是這個人,這個被你幫助的人活生生、血淋淋的把一齣最好的戲、最好的結果的戲、最完美結局的戲演在你面前,並且讓你深刻的烙印在你的腦海裡面,成爲你下意識裡面,去影響自己看很多事情視角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Q3:為什麼在事情未發生前會有無止盡的壓力感?
緊張?抗拒?先看懂自己的心理狀態

生活中是不是有一種停不下來的焦慮感,面對一件新的事情到來,不是先想讓自己放手一搏,而是會先感覺到一個完全沒有辦法停下來的焦慮,然後也沒有辦法跟自己靜下來獨處或是對話,處理這種無止境的焦慮感可參考的方法:

  • 每天都要有一點進度,逐漸駕馭心中的緊張感

如果這個焦慮感只是純粹的緊張,它都是可以被駕馭的,因爲實際上就是我們只要跟這個緊張的這種壓力值共存的很好,就是說你每天都有解決一點的意思,你每天都有進度,你只要每天都有進度,其實它就會慢慢的解除這種上陣前的這種緊張感,如果他只是純粹的緊張感的時候,所以解決進度每一天一點點的進度,他就會越來越好。

  • 增加準備的程度

如果是莫名的焦慮,一定是你自己在抗拒什麼,你一定在抗拒這個東西的發生,但是你並沒有不喜歡這個東西,只是你覺得你的內心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其實你是抗拒的,但是沒有人知道你的抗拒,你也不想讓別人察覺你在抗拒。所以當這個東西的企圖並沒有被顯露出來的時候,那別人就不知道你的焦慮到底在哪裡,或者是說你到底在緊張什麼。別人可能對於你提出的很多的這種顧慮,他都覺得非常荒謬,而別人提供的很多的有效的方法,你也覺得都沒有用,所以你會一一的反駁。

我們會發現其實現場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好像誰都解決不了你的焦慮感,誰都解決不了你的問題,好像每一個人都不懂你,你到底看見了什麼樣的危機,所以我們發現經常會僵在那裡,這個局就會出現在這個狀況裡面。所以我們要理解到這個人一定是抗拒,抗拒往前、抗拒某件事情,抗拒這件事情還沒有在他準備好的時候就要發生了。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他還沒有在那個狀態,他還沒有準備好要進入這件事情。 對迎面而來的事件,你不想要其他人發現自己的抗拒時,你的做法就會非常非常的迂迴,你會發現你始終達不到你真正要的目的,所以你就會被卡在那裡,這個所有的壓力、焦慮感它就會產生,它就會把你淹沒了。

  • 不為他人的好惡而活,保有真正的自己

如果我們人前人後有兩張臉,那麼人前那張臉當然就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因爲你沒有太多真實的自己在支撐那張臉,那張臉就會活的很辛苦了。

如果我們身上有多種的、多件的面具在轉換,但是這個面具並沒有真的長到你的臉上,我們在轉換的過程就會非常的辛苦。這個面具可能是你自己認爲別人會比較喜歡的你,或者別人比較容易接受的你,或者是比較暢行無阻的你,你覺得說我演這個人,然後這樣的人可能會比較吃得開,或者是我把自己演成那個樣子,演成受害者,那這個受害者應該可以比較得到很多的好處,然後我就故意把自己演成一個很兇的人,這樣的別人就比較不會欺負我。

有時候我們會故意演成某一種不是我們自己的人,但那不是你,所以你要去支撐這個角色,或者支撐這個面具就會非常的辛苦,在這樣的角色跟面具的那種時間段裡,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感。

Q4:如何讓自己在家庭與職場的分數相等?
讓身上都有不同的性格、面向都有發展的機會

有部分的雙薪家庭,或者是其實很多爸爸媽媽,他們都是在職場的高階主管,但是他們會發現,在家庭跟職場的兩個分數其實是很不對等的。在職場裡面得到很高的分數,但是回到家庭好像沒有辦法成爲另一半眼中稱職的妻子、稱職的父親、母親,所以反而回到家庭變成是他們的壓力。

稱職的定義可能就是要非常的這個溫柔,或者是好像能夠符合一般人對於爸爸媽媽的期待,或是妻子對於另一半的期待,或是先生對於妻子的期待,好像很難滿足。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你回到家要有家的樣子,然後在工作要有工作當中的樣子,其實人的樣子只有一種,雖然我們有可能很多不同的性格、面相,可是其實我們就是我們,那個就是全方位的。

在單一場域中,通常只能看見單一的角色性格

我們可能有六種不同的角色性格,或者三種不同的角色性格。我們在職場會展現這三種,我們在家裡其實也會展現這三種,所以其實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說,你爲什麼會到家不能夠變一下?有可能這樣的人,他其實不管到哪裡,他就是那個樣。那有時候你會覺得我們家爸爸很溫柔,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他的老闆對他是不滿意,他覺得說你太軟弱了,你能不能夠強硬一點?所以他會覺得說你不要把家裡的樣子帶到職場上面來,所以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說哪一個樣子才能夠轉換的最好,因爲其實人是一個整體,它有多種不同的面相,那他在職場上面是這樣的表現,他在家裡也會是這樣的表現。但是我想這樣的這種壓力其實是來自於兩個的爭吵嗎?就是他會埋怨嗎?那這個壓力感是衝突比較多,還是說這個壓力感在產生的時候彼此會互相的責備?

再來就是可能會拿彼此很優秀的地方成爲反而是被攻擊的標底,你在職場上面可以這麼成功,可是你怎麼會是一個這麼糟的父親?就是會這兩方面拿極好來攻擊極壞,但我現在感覺不到壓力,因爲他壓力都釋放了,他其實都釋放出來了。就是他覺得好像本人會覺得到底哪一面才是真的自己。 我怎麼樣可以提升?讓我自己在家裡面的分數不要這麼低,等於是他的壓力力是來自於他是一個父親的角色,而不是他是一個主管的角色。我想這個真的最大的壓力,其實並不是相處本身到底產生什麼樣的互動,或者是行爲動作,或者是我們有時候會感受到這種家庭的壓力,就是有可能就是找錯人、配對配錯了。

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
讓彼此有獨立生長、發展的可能性

當我們互相很愛對方的時候,你會覺得不管怎麼樣,你對對方連鼻孔你都覺得好可愛,當我們還有愛的時候。

我覺得解除這個壓力就是保持一點點距離,讓我們的愛恢復。很多人的感情會很好,並且到八九十歲還能夠百年好合,一起陪伴到老,有一個很重要的訣竅就是保持一定的空間跟距離感,也就是即便你相處在一起,你們並沒有透露全部的自己,然後有一定程度的這種好奇跟追求。但是當我們把所有一切如洋蔥般扒開來,有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很多我們不喜歡跟醜陋的那一面。我覺得這種美感的維持,其實也許就是解除壓力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根源。我覺得在我們的家庭當中的壓力來源,有時候是經濟,有時候是家庭裡面的衝突,有時候是對方的情緒的高漲,有時候是來自於莫名的一些意外的事件,或者是你沒有辦法招架的這些困難。

一定要記得,所有的一切壓力在產生的同時,都是我們離這個事情太近了,離這個人太重疊了。當我們疊在這個人上面,當我們太接近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以爲這個事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這個人。你的成就代表我的成就,你的失誤代表我的失誤,你的所有一切的糟糕也代表我很糟糕。當我們把這一切都重疊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極大的無助感、無力感,因爲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一切。 最好的解藥就是讓一個事情有足夠的時間跟空間自行的生長、自行的去發展、自行的抒發、自行的去展現,當我們當在這個事情當中、展現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要過度的焦慮,我們反而要保持一定的時間跟空間的距離。我們去感受這一切並不等於我,我不等於它,但是它發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他可能要帶給我們什麼,以及我們要透過它去到哪裡,當我們想通了這件事情,壓力就不見了。

成人學習推薦課程

Emily老師成人私塾
☑時間:
週日14:00-17:00,一期10堂
2024年:3/3、4/14
☑授課講師:
洪曉芬  Emily
橙智國際教育集團首席講師暨創辦人
☑對象:
👍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


● 創辦人暨首席講師-橙智國際教育集團
● 引進美國Mind Training心智力、表演式應用行為訓練系統
● 總導演-亞洲最大型教育劇場「ORANJE橘子泥教育劇場
● 發起人暨主講人-亞洲地區Emily H.百場巡迴講座
高階領導人訓練、CEO私人教練-亞洲地區百大企業CEO指定
廣播節目主持人-快樂芬多精戀戀好時光
官方授課導師-亞洲區喜馬拉雅電臺小豬佩奇教育節目「小豬佩奇親子學堂」

👉👉👉前往Emily老師的快樂芬多精Youtube頻道收看完整節目內容  

掌握Emily老師最新訊息

 認識Emily老師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