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語詞背後的為什麼?】什麼是門檻?又為什麼不能踩呢?

常說這家公司、家庭或事情的「門檻」很高,這是用來比喻標準或要求高,多用於描述進入某個領域、職位或機構的難度,或是某事物需要具備的條件比較高時,會稱之為高門檻,那麼,門檻是什麼呢?

所謂的門檻是指古代房子裝在門框底部的橫木或石條,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構件,主要是要防止灰塵、雨水、蛇蟻等動物進入室內,並加強門框的結構穩定性;在空間上更是一種內、外的區別,象徵家宅的安全與私密性,在傳統庭院中,跨過門檻有著進入家庭核心領域的意味,如在古代婚喪喜慶中,新娘到達夫家時,必須進行「跨門檻」的儀式,有「跨門入堂」之意,象徵從此成為新家庭的一員。

在古代門檻的高度是有規定的,皇宮與宗廟是最高規格,可達30-50公分;官府、貴族是20-30公分;一般平民則不可以超過15公分,若超過這個門檻高度,會被視為僭越,可能會受到批評或制裁,因此身分地位越高,家中的門檻高度就越高,門檻就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高門檻意味尊貴與威嚴,門檻成為一種上下的界線,能跨越門檻則表示身分上升,引申為行為規範、心理障礙或人生的挑戰,是界限與選擇的象徵;「過得了門檻」意指達到某種標準或突破困難,而「門檻高」則反映了進入某個領域或階段的難度。

因此,門檻不僅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條橫木或石條,更是一道界限,分隔內外、彰顯身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它既是日常生活的防護屏障,也是禮儀與道德的象徵,跨過它,更意味著挑戰難度成功,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長輩的告誡「不可以踩人家的門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古代門檻是一種身分地位的象徵,正是代表著主人的肩背,於是當你踩在門檻上時,就好像是踩在人家的背上,具有挑釁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侵門踏戶」,這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有時也會引發嚴重紛爭的。雖然現在的建築幾乎已經很少有門檻,只剩下傳統建築與宮廟還可以看到,所以進出這種建築,尤其是宮廟時,要小心千萬不要踩到門檻喔!

延伸學習

>>【線上課程】中文線上家教|詞彙擴充、遣詞造句、閱讀理解
客製化中文教學1對1指導,低年級打基礎,中年級提升理解,高年級輕鬆解題!每週一小時,讓孩子的學習持續加分>>了解更多

歡迎加入橙智Line@洽詢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