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的中文語詞:感冒一詞竟然跟古代官員請假有關係?

當我們發燒頭暈不舒服時會說我「感冒」了,你知道原來感冒的一詞是來自古代官署的用語嗎?感冒跟官署有什麼關係呢?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不過在古代中醫典籍卻沒有提到這一種疾病,為什麼呢?原來它最早不是來自醫學上而是官場上的用語。

從害肚曆到感風曆~官員的請假藉口

在宋朝時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書籍及國史的編撰工作叫做「館閣」,並規定每天要派人值夜班留守,以防止書籍被偷竊,不過在當時已經設有請假機制了,所以如果沒辦法留守的人,可以在請假簿上請假, 一般會寫上「腹肚不安,免宿」,意思是肚子痛沒辦法值夜,是否真的肚子痛不管,變成官員們請假的一種藉口,而這本請假簿也被戲稱為「害肚曆」。

到了南宋時有一位名叫陳鵠的閣員,喜歡特立獨行,把害肚曆改為感風曆,因為南宋時有一個中醫學派稱作「永嘉醫派」將疾病分為內、外、不內外三種原因,外因之首為風,而「感」有受的意思,「感風」就是受風的意思,從此感風簿一詞蔚為風潮。

感冒一詞正式出現

到了清朝「感風簿」變成「感冒簿」,這又是為什麼呢?根據清朝俞樾的記載:現在官員請假常用「感冒」一詞,是遺留自宋朝「感風簿」的用法,「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就是感風之後仍然繼續工作導致病徵全面透出,因此需要請假休息,從此「感冒」就成為清朝官員請假的託辭了,流傳久遠後便成為人們發燒頭痛等流行病的日常口語了。

延伸學習

>>【線上課程】中文線上家教|詞彙擴充、遣詞造句、閱讀理解
客製化中文教學1對1指導,低年級打基礎,中年級提升理解,高年級輕鬆解題!每週一小時,讓孩子的學習持續加分>>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