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說謊,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震驚、失望,甚至生氣,認為這是一種品格問題。但從親子教養的角度來看,「說謊」並不單純是錯誤的行為,它其實是一個心理發展的里程碑。
🧠 說謊,其實是一種心智成熟的展現
根據研究,大多數孩子在3~4歲之間,會出現第一次有意識的說謊。這並不代表孩子學壞了,而是顯示他們已經發展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他知道「別人看不到我心裡想什麼」,所以可以透過語言改變別人的想法。
簡單說:這是一種進階的社會認知能力,是大腦發展的轉捩點。
🔍 說謊不等於壞孩子,而是需要「轉向」的孩子
孩子說謊可能有很多原因:
-害怕被責備(逃避懲罰)
-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厲害(自尊建構)
-無意識的幻想(現實與想像混淆)
-測試大人底線(探索界線)
這時候,父母最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看懂背後的動機,再進一步引導。
從腦神經角度看孩子「說謊」的兩種思維能力
在孩子說謊的行為中,往往同時展現出兩種重要的大腦思考能力:平行思考(Lateral Thinking)與垂直思考(Vertical Thinking)。
🔸 平行思考:孩子的創造力來源
這是一種跳躍式、聯想型的思維方式,常來自大腦皮質的橫向連結,與右腦的想像力、感受力有關。孩子在這階段會:
喜歡編故事、幻想誇張情節
把現實和想像混在一起說
用「故事」來調整現實,滿足內在需求
孩子說「我不是打破的,是忍者跑進來踢到的!」這種看似荒謬的話語,其實是平行思考的展現—他正在練習用創造力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處境。
🔹 垂直思考:孩子的邏輯與現實判斷力
這是更偏向線性、分析型的思考方式,由左腦與前額葉主導,涉及因果、推理與真實驗證。孩子逐漸會:
判斷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構
用說謊來隱瞞後果(如逃避責罰)
開始理解:「我說這句話,會引發什麼後果」
也就是說,當孩子的「謊話」越來越具有邏輯與情境連貫性,其實是垂直思考逐步成熟的證據。
🧩 說謊,其實是創意與邏輯在腦中碰撞的結果
很多父母一聽到孩子說謊,會立刻糾正、責備。但如果我們能從腦神經發展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說謊是一個練習「想像與現實界線」的重要過程。
孩子不是「壞」,而是正在學習「怎麼用大腦處理內心與外在世界的不同」。
👨🏫 教養策略:理解孩子的腦,才能引導對的行為
1️⃣ 把創造力轉向正面用途——不壓抑,而是引導
孩子的「編故事」能力,其實是未來寫作、表達、想像力的重要基礎。
你可以這樣做:「你剛剛說的忍者故事好精彩,我們一起把它畫下來,變成一本圖畫書好不好?」
✅ 這樣做的好處是:
✔ 肯定孩子的創造力
✔ 引導他理解「這是虛構,不是事實」
✔ 鼓勵創造轉向正面表達
2️⃣ 協助孩子區分現實與想像——培養垂直思考力
你可以用問句幫助孩子練習辨別:
「你說今天你騎老虎上學,那你覺得真的有發生嗎?還是你心裡的想像?」
✅ 這個過程不只是「揭穿」孩子的謊言,而是引導他發展現實感與邏輯推理能力。
3️⃣ 創造安全感,讓孩子願意說實話
很多孩子說謊,是因為害怕被罵或失去父母的愛。
試著這樣對孩子說:「就算你做錯事,我還是愛你,我更想知道事情怎麼發生,這樣我們才能一起想辦法解決。」
✅ 當孩子感受到安全,他才會更有勇氣練習誠實。這也是內在誠信感的養成基礎。
🧠 如何培養孩子的「平行思考」與「垂直思考」?
說謊這件事,與其說是錯誤,不如說是一個機會——讓我們發現孩子的大腦已經具備創造與思考的能力,只要引導得當,就能把這股能量導向正面的方向。
🔸 訓練孩子的平行思考(Lateral Thinking):打開想像力的腦回路
平行思考是創意的土壤,能幫助孩子在語言、表達、情緒轉化上變得更靈活。當孩子的腦袋「跳來跳去」,不是要制止,而是該給他更好的舞台。
👾 練習方法建議:
故事接龍遊戲:你說一句,孩子接下一句,不設限情節,越荒謬越有趣。
角色扮演遊戲:一起扮成醫生、忍者、外星人……過程中讓孩子主導情節,練習建構虛構世界。
畫出「謊話場景」:讓孩子把剛剛說的「謊話」畫成漫畫或圖畫書,轉化成創作活動。
🌟 小提醒:練習中不要急著分辨真假,而是欣賞孩子的腦洞,鼓勵他用「創作」表達內心。
🔹 訓練孩子的垂直思考(Vertical Thinking):培養邏輯與判斷力
垂直思考能幫助孩子把想法落地,練習有條理地解決問題。這類練習通常有明確目標、清楚步驟與現實後果,能促進前額葉邏輯與規劃能力的成長。
🧩 練習方法建議:
一起計畫家庭活動:例如計劃去動物園一日遊,讓孩子負責查天氣、列出攜帶物品、安排時間表。
設計「任務地圖」:今天如果要去朋友家玩,請孩子列出「任務清單」:幾點出門?要帶什麼?有什麼規則?練習情境預演與解決突發狀況。
練習「如果…那會怎樣」遊戲:例如「如果你說謊了,會發生什麼?」「如果你誠實地說出真相,會怎麼樣?」引導他自行推理後果。
🌟 小提醒:這類練習的重點是讓孩子感受到「計畫 → 執行 → 結果」的過程,訓練因果判斷與現實管理力。
🧠 真正的教養,是幫助孩子「腦內同步」
「平行思考」讓孩子敢想,「垂直思考」讓孩子想得清楚。
說謊行為的背後,其實就是這兩種思考交錯中的卡關與練習。如果我們懂得用對的方法引導,就能幫孩子在創造力與現實力之間找到平衡。
延伸閱讀
>>從行為看懂孩子:教您辨別類自閉、亞斯與情緒障礙
>>【爸媽看懂三大關鍵資源】職能治療、心理諮商、心智力訓練有甚麼不一樣?孩子需要哪一種?
>>【親子教養錦囊】陪孩子長出穩定情緒的能力:破解情緒障礙迷思+實用教養四步驟
>>認識邊緣型兒童一(亞斯伯格、自閉傾向、情緒障礙)
>>認識邊緣型兒童二(衝動型過動、注意力缺乏無動力)
>>你不可不知的『春季躁動影響力』|焦慮情緒|注意力不集中|過敏性反應|
>>對抗春天季節性情緒失調妙招
>>讓孩子情緒躁動的地雷食物
>>高功能焦慮與情緒障礙教養方針
>>高功能焦慮與情緒障礙差別
>>過動症與用藥迷思
>>從生理與行為改善孩子的情緒表現
>>如何搞定情緒化小孩?成為溫柔而堅定的大人
>>幫助孩子發展情緒控制力: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教養目標
>>教養風格大解析!找到你和孩子之間的最佳相處模
後續提供服務內容
歡迎加入橙智Line@洽詢